配网行波故障精准定位装置的定位协同
今天江苏宇拓电力科技来跟大家聊一聊配网行波故障精准定位装置的定位协同。
配网行波故障精准定位装置的定位协同是通过多终端数据交互、时间同步与算法融合,实现故障位置的联合计算,突破单一终端定位的局限性。其核心在于利用分布式终端的空间布局优势,通过“数据共享-交叉验证-干扰抑制”的协同机制,提升复杂配网环境下的定位精度与可靠性,为故障快速处置提供技术支撑。
一、定位协同的技术机制
1. 时间同步与数据交互基础
定位协同的前提是多终端时间基准与数据传输的一致性。装置采用“北斗+IEEE 1588 PTPv2”双冗余时间同步:北斗提供纳秒级绝对时间戳,确保各终端时钟偏差<1μs;PTP协议通过光纤或无线专网实现终端间亚微秒级相对同步,时间差测量误差控制在±0.1μs以内。数据交互采用IEC 61850-9-2协议,实时传输波头到达时刻、幅值、极性等特征参数,传输时延≤50ms,确保多终端数据的时间关联性。
2. 多源数据融合算法
通过融合多终端采集的行波特征参数,构建定位方程组实现协同计算。双端协同时,利用两个终端的波头到达时间差(Δt),结合行波传播速度(v)计算故障位置:[ x = \frac{v \cdot \Delta t}{2} ];多端协同(3个及以上终端)时,通过多个时间差(如Δt₁₂、Δt₁₃)构建超定方程组,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最优故障位置,定位误差较双端法降低40%。例如,在含2个T接分支的线路中,3个终端协同可消除反射波干扰,定位误差从±150米缩小至±80米。
3. 动态拓扑感知与参数共享
终端实时共享线路拓扑与运行参数,动态调整协同策略。通过配网GIS系统获取线路类型(架空/电缆)、分支位置、长度等参数,自动匹配波速修正系数;共享分布式电源(DG)出力状态,当DG接入时,协同终端同步调整故障电流方向判据,避免反向电流导致的定位错误。参数更新周期≤200ms,确保协同算法与电网实时状态匹配。
二、多终端协同定位策略
1. 直线线路双端协同
直线线路中部署两个终端(A、B),通过以下策略实现协同定位:
时差互补:终端A、B分别采集波头到达时刻tA、tB,计算Δt=|tA-tB|,若Δt<5μs(对应故障位置靠近线路中点),启动双端波形互校,通过波头极性一致性验证(如均为负极性)确认有效时间差,避免单一终端波头误检;
速度协同修正:终端共享实时环境参数(温度、湿度),联合修正行波传播速度,例如终端A检测到环境温度+40℃,终端B同步将波速从2.95×10⁸m/s修正为2.98×10⁸m/s,确保速度参数一致性,降低环境误差影响。
2. 复杂拓扑多端协同
针对T接、多分支线路,部署3个及以上终端(如主线A、分支B、分支C),采用“主从协同+分支隔离”策略:
主从协同定位:主线终端A作为主节点,分支终端B、C作为从节点,主节点接收从节点的波头到达时刻,构建“主线-分支”时间差矩阵(ΔtAB、ΔtAC),通过拓扑图谱识别分支反射波特征(如分支点反射波到达时刻晚于直达波50μs),剔除伪波头;
分支隔离验证:当故障位于分支线路时,从节点B、C的时间差ΔtBC显著小于主节点与从节点的时间差(ΔtAB、ΔtAC),据此判定故障分支,定位精度达±50米(分支长度<5km时)。
3. 新能源并网场景协同
分布式电源(DG)接入时,终端通过以下协同策略消除反向电流干扰:
电源状态共享:DG并网点终端实时向相邻终端发送电源出力状态(并网/孤岛、电流方向),当检测到DG向故障点提供反向电流时,协同终端同步调整行波极性判据(如将正极性修正为负极性);
多端方向表决:3个以上终端协同判断故障方向,采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排除异常数据。例如,终端A、B判定故障位于左侧,终端C因干扰判定为右侧,系统采信多数结果,方向判据准确率提升至98%。
三、抗干扰协同措施
1. 数据一致性校验
多终端通过交叉验证排除异常数据:
波头时刻聚类:主节点收集各终端的波头到达时刻,若某终端数据与多数终端偏差>3μs,标记为异常并剔除,保留聚类中心数据用于定位计算;
幅值阈值协同:终端共享行波幅值信息,设定协同阈值(如金属性短路故障幅值>200A),单一终端幅值低于阈值50%时,判定为噪声干扰,不予采信。
2. 协同滤波与噪声抑制
终端联合抑制电磁干扰:
分布式滤波:各终端本地采用小波阈值去噪(信噪比提升至35dB),主节点对上传数据进行二次平滑滤波(滑动窗口大小5个采样点),进一步消除宽频干扰;
干扰源定位:当多个终端同时检测到高频干扰(1MHz~3MHz)时,通过时间差反推干扰源位置,在定位计算中剔除该频段信号,抗干扰能力较单一终端提升60%。
3. 空间分集与冗余设计
通过终端空间布局优化提升抗干扰冗余度:
分散部署:终端间隔5km~10km,避免同时受局部强干扰(如变频器、地铁牵引系统)影响,当某一终端受干扰时,其余终端仍能正常采集数据;
双信道传输:终端采用4G/5G与LoRa双信道传输数据,主信道受干扰时自动切换至备用信道,数据传输成功率保持≥99.9%,确保协同定位连续性。
通过定位协同技术,配网行波故障精准定位装置在复杂拓扑、新能源并网及强干扰环境下的定位精度提升至±90米以内,故障识别准确率达96%,为配网故障快速抢修提供了可靠技术保障。
https://www.jiangsuyutuo.com/industry_news/1141.html
最新资讯Information
推荐产品RECOMMENDATION
推荐案例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