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宇拓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为电网及工业电气用户提供"量身打造"的产品及服务,提升运行及管理效率,引领行业发展。

  •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 15365095586

行业新闻

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新兴技术与协同应用

时间:2025-05-27 13:36    浏览量:47

今天江苏宇拓电力科技来跟大家聊一聊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新兴技术与协同应用。


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正通过区块链、无人机、石墨烯传感器和多智能体协同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从传统监测向智能防御的跨越式发展。本文将聚焦这些新兴技术在配电监测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与性能突破,通过详实的技术参数和实际案例,展示现代配电监测系统的创新价值。

微信截图_20250527115036.png

区块链数据安全技术:构建可信监测网络


区块链在配电监测数据安全中的应用‌正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化部署。北京兴业建达电气开发的基于区块链的高低压配电系统数据管理方法,通过混合链架构平衡了隐私保护与数据共享需求,实现了配电系统运行数据的高安全性、完整性和透明度优化。该系统采用以下核心技术:


数据加密机制‌:校准配电数据经拆分加密后存储到区块链网络中,采用量子哈希算法和数字签名技术,实现真随机数一次一密机制,密码强度提升至抗超强算力破解级别

访问控制体系‌:构建用户访问机制,基于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监管和违约行为的快速响应,确保操作合规性

性能指标‌:

加密速度‌:达到20Mbps行业领先水平,满足电网实时调控需求

改造成本‌:较传统方案降低60%以上,兼容95%以上在役负荷控制终端设备

密钥分发效率‌:单节点提升3倍以上


量子安全服务平台与终端设备的协同运作,形成了覆盖"源网荷储"全链条的加密体系,为虚拟电厂、分布式能源聚合等新业态提供了安全底座。该技术已通过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二级(A类)认证,取得16项发明专利,预计未来三年将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百亿元。


无人机红外巡检系统:导线温度异常精准识别


无人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配电线路温度异常检测中展现出显著优势。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特高压线路检修案例显示,无人机集群在台风"天鸽"过境后48小时内完成1200公里线路巡检,发现3处导线断股隐患,避免可能引发的区域性停电。


技术性能参数‌:


探测器类型‌:采用氧化钒(VOx)非制冷型微测辐射热计探测器,具有高灵敏度和稳定性

分辨率‌:640×512像元,空间分辨率(IFOV)达1.3毫弧度,可精准定位小面积发热源

温度测量‌:

范围‌:-20℃至+550℃(工业级配置)

精度‌:±0.5℃,热灵敏度50mK(可检测0.05℃温差)

光学系统‌:

焦距‌:50mm长焦距镜头可在较远距离聚焦于小目标

视场角‌:45°×34°,适合大范围快速扫描


无人机巡检系统通过边缘计算实现‌实时智能分析‌,搭载的AI模块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可识别包括导线过热、连接件松动等20+类风险,形成"巡检-识别-处置-归档"全流程闭环。江苏某化工园区应用案例显示,该技术使巡检效率提升300%,并能通过热成像定位受困人员,为应急响应提供三维建模支持。

QQ图片20231130110515(1).jpg

石墨烯传感器:覆冰监测技术革新


石墨烯覆冰传感器‌凭借其超薄、高强度和优异的电学特性,正在改变传统导线覆冰监测方式。谷贝电气开发的TMC-System覆冰传感器校验系统已通过国家电网认证,其核心性能包括:


检测分辨率‌:0.01mm,最大测量厚度50.00mm

环境适应性‌:工作温度范围-40℃~85℃,防护等级IP67

通讯能力‌:支持RS485 Modbus RTU协议,功率<1W(融冰装置15W)

功能特性‌:

可检测积冰厚度、下雨等天气状态

集成温度检测传感器

支持定时主动传出测量数据或主从方式传输数据

每台设备具有唯一编号,适用于大规模监测系统


国家电网明确要求2025年前实现覆冰传感器数字化校验覆盖率超90%,推动行业向标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石墨烯传感器的高灵敏度特性使其能够实现25ppb的检测限,远超职业安全与健康标准要求。在实际应用中,这类传感器可结合自动融冰装置,当监测到覆冰超限时远程启动融冰程序,大幅提升电网抗冰能力。


多智能体协同诊断:故障快速响应体系


多智能体协同诊断系统‌通过分布式智能体的协作,实现了配电线路故障的快速定位与处置。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的实践表明,该系统将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准确率提升至85%,平均故障巡线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

微信图片_20231208104721(1).jpg

关键技术突破‌:


实时决策架构‌:集成FPGA硬件加速器与多核DSP处理器,实现行波特征提取、故障类型识别、定位计算的三级流水线处理,数据处理延时压缩至2ms以内

时间同步精度‌:采用氢原子钟与GPS/北斗双模授时系统,实现<0.01μs的时间同步精度,守时模块在卫星失锁96小时内时钟漂移<0.05μs

动态波速优化‌:融合线路温度、机械应力、绝缘老化度等参数,波速计算误差控制在0.005%以内,定位精度达线路全长的0.05%


辽宁省配电网应用的多智能体协同诊断系统,通过站内外数据融合和GPS授时同步,采用基于权阈解析的故障协同判断方法,显著提高了配电网线路故障选线精度。该系统已通过第三方检测,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推广至吉林、河北等省份。


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区块链、无人机、石墨烯传感器和多智能体等技术的协同创新,正在重塑电网运维模式。这些技术进步不仅提升了数据安全性、监测精度和响应速度,更推动了电力系统从"被动抢修"向"预测性防御"的战略转型,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www.jiangsuyutuo.com

©2025 江苏宇拓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43789号-2    

返回顶部

留言板